人艺快讯
北京日报 | 话剧《屈原》:融合古典与现代的赤子诗情
2023-03-26 10:35:00 来源: 点击:
1942年,郭沫若首次将“屈原”形象搬上舞台。时隔80年之后,由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、湖北三峡演艺集团创作演出,黄维若编剧、郭小男导演的话剧《屈原》,则呈现出了一种将古典戏剧和现代戏剧美学结合的崭新风貌。
从开场仙雾缥缈中复原的《九歌》人物形象,到王孙贵族奢华淫靡、纵情笙歌的生活风貌,再到屈原诘问穹苍时多媒体展现的浩瀚宇宙、随风摇摆的巨大橘树,以及结尾血色掩映下出现的国殇士兵……《屈原》的舞台设计色彩斑斓、充满力量,营造出独特的东方美学意境,打造出了神秘、梦幻、恢弘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中天地。
该剧运用了倒叙的叙事技巧,以屈原和楚怀王复杂的人物关系为情感纽带,铺陈了屈原的人生轨迹和心理转变,反思主人公的一生和楚国的历史。剧中突出了屈原和楚怀王亦君臣亦兄弟的复杂情感。由王洛勇扮演的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,但更是才气纵横的诗人,他以诗的角度和爱国逻辑参与政治,成了非典型的政治家。郝平扮演的楚怀王也更表现出性情中人的一面,他对屈原的感情十分复杂,既欣赏对方的诗歌造诣,又不苟同其政治主张。编剧和导演巧妙地抓住了这两个人物及其关系,两位名角的精湛演技互相飙戏,更是让屈原和楚怀王二人展现出“赤子”与“顽童”之间的相互碰撞,使得人物更加生动有趣,思想也体现得更加饱满充实。
剧中的每个戏剧冲突,都与生死话题相关。楚怀王和张仪两个主要人物,分别以其人生最重要政治生涯阶段的形象和死后鬼魂的形象出现。他们生前对国家命运、为君之道、为人之道的价值观念,与死后的灵魂迥然不同。但屈原不同,他的美德、品质和思想系统没有生死界线,其生命格局是一以贯之的。
剧中还以古今结合的方式,演绎了《橘颂》《九歌》《天问》等屈原诗作,并通过诗意的白话文解释其意思,让观众更能理解和感受。屈原大段的独白台词,犹如莎士比亚的戏剧风格,但又具有东方文化精神意境。尤其向天诘问的部分,屈原在穷途之际,身穿白衣,漫步行吟,脚下如陷污泥,思绪却游览在宇宙天地,发出声声诘问和慷慨陈词。王洛勇以连贯饱满的情绪将人物的内心变化层层展开,成为全剧高潮。这段长达十多分钟的独角戏,传达出屈原自身理想、遭遇、痛苦、热情乃至整个生命的诗句,字字珠玑,点点琅玕,闪耀着爱国主义诗人的独特光辉。
最后,屈原来到汨罗江畔,和《国殇》里的楚军将士们引吭高歌,带着对楚国的热爱和期许,带着对楚国千万子民的怜悯,屈原走进滚滚波涛,用生命谱写了伟大的爱国者之歌,也为这部深沉恢宏之作,画上了完美的句点。